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简介:
上海理工大学是985吗还是211?据2024年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大学信息,上海理工大学既不是211大学,也不是985大学,上海理工大学是上海一所公办普通本科大学。吃得苦中苦,能上985,作业按时交能上211“,考上985和211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?意味着你成功PK掉了95%的同龄人。意味着你以后每年会比别人多赚10到20万。意味着你以后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更容易落户,意味着你以后考研考公务员进入国企会比其他人更加优先。

上海理工大学大学信息一览表
序号 | 大学名称 | 学校代码 | 办学性质 | 本科/专科 | 是否985 | 是否211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上海理工大学 | 10252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不是 | 不是 | 上海 |
上海理工大学简介
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,工学、理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法学、艺术学、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,是上海市首批“高水平地方高校”建设试点单位。
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。1906年,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。1928年,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,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。新中国成立后,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,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(今军工路校区)创办上海工业学校,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(1959年)、上海机械学院(1960—1994年)、华东工业大学(1994—1996年)。1907年,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德文医学堂,1912年增设工学堂。1922年,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(今复兴路校区)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。抗战胜利后,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,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。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,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(1983—1996年)。1996年,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。1998年,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。2003年,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(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)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。巍巍学府,沧桑百年,薪火相传,弦歌不辍,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,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、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,享有中国“制造业黄埔军校”的美誉。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“信义勤爱,思学志远”的校训,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,砥砺奋进。
学校设有17个学院(部),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,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,研究生10000余人。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,其中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(含双聘),国家级人才66人次,省部级人才237人次,高级职称教师952人,博士生导师375人。
学校长期依托、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,是装备制造、医疗器械、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、光学工程、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,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。近年来,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,现有64个本科专业,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,上海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。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,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。拥有19个国家级和52个省部级教学平台,7个国家级和4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。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化学学科、计算机科学学科、环境/生态学学科五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%行列。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,以未来光学、智能制造、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,建设光学工程、系统科学、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、机械工程、生物医学工程、管理科学与工程6大一流学科,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。
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发扬依托行业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,学校持续贯彻“对接行业,改造专业,引导就业”的理念,本科教育强调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强实践”,研究生教育注重“跨学科、重创新、贴行业”。学校入选国家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,是首批“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”建设单位,是“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”“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”“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”“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”“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”。
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,国际学生近千人,与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爱尔兰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,建有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。学校是沪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。
学校始终坚持协同发展的办学战略。与南京工业大学、浙江工业大学、江苏大学、安徽工业大学共建“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”;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共建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;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、联影、微创等单位合作建设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;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、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、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、上海电缆研究所、上海材料研究所、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、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、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“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”和“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”;与中国商飞、上海电气、光明食品(集团)、华为等企业开展全面合作。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分布在长三角区域的近40个科技转移工作站,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,与杨浦区合作推进环上理创新街区发展,与上海宝山区、青浦区、松江区、黄浦区和苏州、台州等地方政府围绕创新平台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良好合作。
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紧密围绕校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,改革创新,锐意进取,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,进而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。
附:上海985及211大学名单:
序号 | 大学名称 | 学校代码 | 办学性质 | 本科/专科 | 是否985 | 是否211 | 所在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上海交通大学 | 10248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是 | 是 | 上海 |
2 | 复旦大学 | 10246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是 | 是 | 上海 |
3 | 同济大学 | 10247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是 | 是 | 上海 |
4 | 华东师范大学 | 10269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是 | 是 | 上海 |
5 | 上海财经大学 | 10272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不是 | 是 | 上海 |
6 | 华东理工大学 | 10251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不是 | 是 | 上海 |
7 | 上海大学 | 10280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不是 | 是 | 上海 |
8 | 东华大学 | 10255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不是 | 是 | 上海 |
9 | 上海外国语大学 | 10271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不是 | 是 | 上海 |
10 | 海军军医大学 | 90026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不是 | 是 | 上海 |
11 |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| 19248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是 | 是 | 上海 |
12 |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| 公办 | 普通本科 | 是 | 是 | 上海 |
985和211是什么意思?985和211有什么意义
请问985和211有什么区别?985指的是1998年五月份选出的建设国际先进,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的大学,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,需要所以简称985。
目前我国总共就39所985高校,那分别有哪些大学呢?
北京有八所985高校:北京大学,清华大学,北京理工大学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中国人民大学,中央民族大学,中国农业大学。上海有四所985高校: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,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。
四川有两所985高校: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。
天津有两所985高校:南开大学,天津大学。
江苏有两所985高校:南京大学,东南大学。
陕西有三所985高校:西安交通大学,西北工业大学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安徽有一所985高校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。
浙江有一所985高校:浙江大学。
广东有两所985高校:中山大学,华南理工大学。
湖南有三所985高校:中南大学,湖南大学,国防科技大学。
山东有两所985高校:山东大学,中国海洋大学。
黑龙江有一所985高校:哈尔滨工业大学。
辽宁有两所985高校:大连理工大学,东北大学。
重庆有一所985高校:重庆大学。
甘肃有一所985高校:兰州大学。
吉林有有一所985高校:吉林大学。
福建有一所985高校:厦门大学。
湖北有两所985高校: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。
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讲一讲211,211指的是我国为21世纪培养高层次的人才,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国内一流大学,91年提出95年正式开始启动,目前,我国就有116所211高校。
”吃得苦中苦,能上985,作业按时交能上211“,考上985和211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?意味着你成功PK掉了95%的同龄人。意味着你以后每年会比别人多赚10到20万。意味着你以后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更容易落户,意味着你以后考研考公务员进入国企会比其他人更加优先。
总有人说,学历不重要,但是世界500强很少会去普通的学校招聘。有人说,读书有什么用呢?出来还不是打工,但是读书决定了你以后在哪里打工。对于普通家庭孩子来说呢,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,但是却是你最好出路的出路。
以上就是上海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的结果,关注查高考网,了解更多高考、院校、专业信息。